迷惑之一、松香味到底是个什么味?
很多发烧友形容一只音箱很好,会说:听起来有松香味!这就比较玄乎了,耳朵还能听出气味来?
松香味的说法源于小提琴演奏——马尾弓摩擦钢丝弦,
马尾是一束,钢丝是一根,如果用力不均匀,或者动作不娴熟,很容易产生噪音。
为了增加摩擦,演奏者会抹点松香,拉动弓弦的时候,细微的松香粉末飞舞,
发出浓郁醇香的味道,因此就有了松香味的说法。久而久之,松香味就成了技艺高超的象征。
在hifi音响里,将听觉通感成了嗅觉。松香味,就是要求音响具备高解析力,
将马尾锯钢丝的现场演奏质感表现出来,高音不吵耳朵,中音通透细腻,低音浑厚沉浸,细节表现丰富。
威力声的音箱的松香味不全靠想象,不光听起来有马尾锯钢丝的原生质感,
因为喇叭单元用到了“松浆”材料,在发声过程中,真的能够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松香味。
迷惑之二、好听=音质好吗?
好听是聆听者的主观感受,没有统一标准,一万个人有一万种不同的好听。
比如,有人热衷于“重低音”,有强烈的重低音,才会觉得好听;
有人喜欢听温暖的人声,中音出色才是好音响的标准;也有人认为只有高音通透才叫真的好听。
所以,音响品牌创造出不同风格的产品,来迎合消费者不同的口味需求,换回不一样的“好听”赞美。
音质就是声音的特质,有客观的技术标准,是用仪器测量的,是科学的数据。
比如频响范围、灵敏度、动态范围、扬声范围等等。
录音文件和音响设备呈现的声音越符合这种特质,就越接近原音,音质就越好。
然而,音质好的东西,不一定就更讨人喜欢,音质好≠好听。
我们喜欢的是被“篡改”“美化”过的声音,也就是好听的声音,这也正是hifi音响存在的意义。
迷惑之三、小音响真的会有超重低音吗?
重低音不光给耳朵带来强烈感受,整个身体都能感受到震撼,给人一种能量无限、激情澎湃的感觉。
为什么人类着迷重低音?因为在人类声音史上,重低音是一种非常奢侈的听觉感受,
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录音回放的区间是40Hz~16KHz,
而低于40Hz的声音,录音的时候不记录,回放的时候放不出。
经过近50年声学技术的进步,一些品牌能够制造出非常厉害的单元、功率非常强大的功放,
再加上精妙绝伦的设计,小音响确实能够产生非常好的低音效果。
通过模拟数字混合放大技术和大功率单元固然能产生重低音,
但是从物理上来说,小音箱的低频永远不可能很好,小音响也只是小空间里低频下潜表现可以,
但是和15寸、18寸大喇叭相比,差距甚远,更不要说电影院、现场扩声这样的专业领域。
迷惑之四、同价位的音响真的碾压耳机吗?
这是事实:同价位的音响和耳机相比,耳机比音响细节更多,音质更好。
但是,明明声音细节很到位,听着也舒服,耳机却远远达不到音响系统的听觉感受。这是为什么?
因为耳机是单一器官的感受,音响却是整个身体的感受,自然是天差地别,音响对耳机“碾压”是一定的。
耳机本身是一个妥协的产物,颅内效应极其明显,
但它无法让人感知到实际听音环境中的低频,并且基本没有声场与结相可言。
一套品质上乘的音响,大尺寸喇叭产生的声压传递出来的那种整个人都被淹没的感觉,是任何小尺寸单元都无法比拟的。